人文艺术学院举办课程思政创新大赛选拔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0月13日下午,2025年课程思政创新大赛人文艺术学院分院选拔赛于819教室举办。比赛由人文艺术学院教学科科长刘丹柏主持,特别邀请来自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刘丹、陈洁楠、李玉玲担任评委,对各位参赛教师的表现进行了专业点评。共有十位教师参加现场讲演选拔,最终四位教师脱颖而出,成功晋级校赛阶段。


本次大赛旨在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改,引导教师进一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课堂育人实效。比赛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精彩纷呈,参赛教师立足各自学科专业特色,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创新探索。比赛过程中,教师们充分发挥人文学科与艺术学科在美育与价值引导方面的优势,以丰富的教学素材、生动的课堂讲述和独特的艺术表达,诠释了课程思政的多维路径。有的教师以非遗文化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传统艺术中的文化自信内涵;有的教师结合艺术作品赏析,引导学生理解“美”的精神追求;还有教师通过影像、案例、创作实践等手段,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全过程,展示出人文艺术学院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的教学思维。

评委老师们一致认为,参赛教师教学态度认真、思政意识突出、课堂设计富有创意,充分展现了学院教师良好的教学风貌。同时,评委们也提出了中肯的指导意见:课程思政的融入应做到“润物无声”,既要专业为本,又要思政入心;要创造课堂“记忆点”,让学生在思想上有触动、在情感上有共鸣、在认知上有收获。李玉玲老师就思政元素的融合方面及教学展示方面进行了深刻点评,并分别针对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展示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陈洁楠老师指出,课程设计应坚持“专业优先、思政为辅”的原则,让思政教育自然渗透于知识传授之中;刘丹老师则从教学美学角度提出“真、善、美”三层标准——“真”是讲透讲清,让任何人都能听懂;“善”是精心选材、善用媒介;“美”则体现在语言表达与课堂呈现的审美品质。
在总结讲话中,刘丹柏科长对参赛教师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她表示,本次课程思政创新大赛既是一次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理念交流与能力提升的契机。希望各位教师以此次比赛为新的起点,结合评委老师点评持续打磨教学设计,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思政育人水平。

此次选拔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人文艺术学院教师在教学创新与思政融合方面的探索成果,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教学研究氛围。学院将继续以“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为抓手,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常态化、系统化,努力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为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文:王宽 审核:付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