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课专家简介
贺兴文,教授,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委员、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评委、全国工艺美术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艺美术设计专门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评委、第一届全国农民技能大赛评审专家、“全国百名大师进校园活动”优秀大师、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主席、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主任专家、陕西省职教学会艺术设计与传媒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19年度陕西省委宣传部 “六个一批”人才、2020年度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能人”等。从事陕西民间艺术的研究、设计40余年,制定了“陕西省麦草工艺制作流程标准”、出版发行了“陕西省传统工艺美术发展振兴报告”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作品多达十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数百次参加国内外展销及学术交流活动。
现场教学

6月18日下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模、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会主席、陕西省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贺兴文带领2025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分馆,开展了一次现场教学活动,也是一次对陕西作为中华工艺美术重要发源地与传承地的深度认知之旅,感受其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与文化生命力。


秦汉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博物馆。秦汉馆以“秦汉文明”为主题,展览叙述结构采用“大历史+小专题”形式。内部共分五大展厅,展陈面积约1.13万㎡,包括主展厅“秦汉文明”、遗址展厅“城与陵”、艺术展厅“技与美”、临展厅和公众考古中心。两侧展厅为常设专题展“城与陵”和“技与美”,既是对基本陈列“秦汉文明”的呼应与深入阐释,又分别从考古与艺术两个方面展示秦汉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贺兴文大师带领学员们缓步穿行于展馆,目光聚焦于一件件凝聚着秦汉匠人无上智慧与心血的国之瑰宝。青铜器上庄严神秘的纹饰、陶俑阵列中凝固千年的磅礴气势、漆器表面流转的光华、玉器中蕴含的温润气韵……每一件展品都成为贺兴文大师现场教学的生动教材。他深入剖析古代工匠对材料特性的极致把握、对形式与功能完美统一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技近乎道”精神境界的毕生践行。学员们屏息聆听,在贺兴文大师精辟的解读中,古代工艺所承载的厚重历史、精妙技艺与深沉文化内涵变得清晰可触。


当学员们驻足于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物前,贺兴文大师指出:“这些精微技艺,其背后是古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极致匠心。” 他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将这份对细节的敬畏和对完美的追求,融入当代工艺美术的创作实践中。展柜中栩栩如生的秦兵马俑、灵动飞扬的汉代陶俑,其造型的概括力与生动性,引得学员们频频赞叹。一位从事陶瓷创作的学员感慨道:“古人对人物动态瞬间的捕捉和对神韵的提炼,至今仍是我们创作的源泉和标杆。”热烈的讨论在展厅内此起彼伏,古代工匠的智慧火花穿越时空,点燃了当代大师们传承与创新的灵感。




此次将高研班课堂搬入博物馆,正是其“活化历史遗产,赋能当代创造”理念的生动实践。学员们置身历史现场,深切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所承载的深沉文脉与独特禀赋——这正是陕西工艺美术生生不息、代有高峰的根基所在。
活动尾声,贺兴文大师在恢弘的秦汉文物背景下寄语全体学员:“期望各位以此次‘寻根之旅’为新的起点,将对传统的深情敬畏化作守正创新的磅礴力量,勇担赓续中华工艺美术文脉的时代重任。”




当研修班学员们带着历史的震撼与思考步出博物馆,夕阳为古老的文物披上光辉。此次探访不仅深化了学员对陕西作为工艺美术源头的认知,更在每位大师心中埋下了传承与创新的种子。贺兴文大师带领的这场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再次证明:真正的工艺之美,必将在敬畏传统与锐意创新的交织中,焕发出历久弥新的永恒生命力。

图文:李寅语
审核:宋波
来源:陕西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