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学院举办新闻采访与写作专题讲座
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人文艺术学院5月15日特邀主任记者、咸阳市广播电视台总编辑、原咸阳电视台党总支书记董浩来校做了新闻采访与写作领域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付世秋院长主持,文化传媒系主任康涛及专任教师杨璐、赵梓涵、李娜全程参加,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与融媒体技术与运营专业百余名学生到场学习交流。

付世秋院长在开场致辞中强调,此次讲座是学院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关键实践,也是响应媒体融合国家战略、构建“课堂-行业”双向赋能平台的重要举措。她指出,新闻行业正经历技术迭代与传播生态的深刻变革,学院始终以“夯实专业根基、对接行业需求、培育人文情怀”为育人导向,通过引入一线专家资源,帮助学生打破“理论学习与实战操作”的壁垒,真正实现“入校即入行”的成长目标。

随后,董浩总编辑以“深耕新闻沃土 坚守记者情怀”为主题,结合数年从业经历,为师生呈现了一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视听盛宴。他以经典案例为切口,生动还原了新闻选题策划的严谨性、现场采访的突发应对及后期制作的创新逻辑。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如何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采访的方法与技巧和拍摄方法。他特别强调,新闻人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技术工具的熟练运用,更在于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捕捉、对真相的执着追寻以及对社会责任的坚守,这些“无形的专业素养”才是支撑职业生命力的根基。

讲座结束后,康涛主任总结发言。他指出,董浩总编辑的从业经验分享不仅展现了新闻工作的专业性与艺术性,更传递了媒体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职业精神,鼓励学生以行业标杆为榜样,夯实专业技能,关注社会现实。

在随后的交流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认为董浩总编辑对新闻伦理的阐释与一线案例的剖析,让他们重新审视了专业学习的价值坐标——技术只是工具,而洞察社会、记录时代的使命感才是新闻人的立身之本,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把今日所得转化为未来实践的基础和动力。
文、图:李娜 核稿:付世秋